6个方法卸下时间焦虑,正性驱动孩子(上)
建立了二维四象限-事物的分类管理原则,触动的是我们的看法和认知。理论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启动改善的链条。
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远离焦虑情绪,积极的引导孩子,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目前心理学研究更偏向应用和理论转化,致力于解决真实世界当中的问题。心理学家肖娜.夏皮罗和儿科医生克里斯.怀特开创的正念教养,为家长的育儿生活提供了爱、健康和幸福的指导手册。
正念教养对卸下焦虑、积极引导是长期有用的,但是任何技能的掌握都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培养,不可能瞬间让我们脱胎换骨。如果想要让生活尽快往好的方向发展,需要对个体的常见的生活事件进行梳理,针对性地制定出合适的规则和习惯。
为什么规则和习惯如此重要?因为健康和爱是有边界的,规则和习惯就是正确的管理,是保护家庭的坚实城墙和护城河。建立了健康、合理的规则和习惯,家庭成员的身心幸福、和谐相处就有了基本的保障方法。
下面提供6个方法,帮助家长在心理和行动上把不可控转化为可控,建立起底层的规则和良好的习惯,尽快把正念养育应用到生活中。
一、减少睡醒焦躁
昕惠起床了,妈妈给她拿出衣服,可是昕惠就是不想穿:“我不要穿裤子,我要穿裙子!那件蓝色的长裙子!”“宝贝,现在那件裙子不好找,我们会迟到的,明天再穿行不行?”“不要!”昕惠都要哭出来了,妈妈说服不了昕惠,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昕惠妈妈生气了:“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要迟到了知道吗?快穿衣服!”妈妈匆忙把衣服套到了昕惠身上。昕惠一直哭,后面吃饭、洗漱都被耽误了。
我们早上匆忙出门,为了赶时间会忘记带东西,有的家长送小朋友到电梯里才发现忘了换鞋子。
一天之计在于晨,我们都希望每天有一个好的开始,但实际上早晨可能是最容易让家长头疼、急躁的时候了。要顺利起床,不耽误洗漱、吃饭,每个人都不匆忙出行,是需要做好前期准备的。
各种事情逐渐累积,渐渐的情绪会越来越糟糕,又促进事情往糟糕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入睡前,家长和小朋友确认好第二天穿的衣服、鞋,都拿出来放好,把要带的东西放在门口固定的位置上。固定起床时间,让所有人都有空洗漱、吃早饭、拿东西,然后及时出门。遇到孩子抵触的事,不要和他讲道理,试图说服他,直接用其他替代的方法抹平他的抵触就好。让家里人都参与“起床计划”,统一认可度,全家人就可以分工合作,协调一致。规范建立起之后要反复重申,逐渐调整和固化,形成适应自己家庭的一套流程。
想想看,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顺利的起床、出门,从容的开始一天的生活,就会享受规范带来的轻松。
二、善用闹铃
西西上早教半之前,在玩自己喜欢的乐高。妈妈跟他说“再玩五分钟”,他答应了。时间到了,妈妈喊西西要穿衣服了,西西总是说:“没到五分钟,还玩的。”要迟到了西西还是说没到时间,妈妈开始着急了。
小朋友们是缺乏时间概念的,而在生活中我们都要按照时间表来做事。飞机和高铁按时会开,上早教、幼儿园都有固定的时间点。那如何让小朋友们知道家长设置的时间点呢?
这时设置闹钟、应用计时器可以帮上大忙。声音是很敏感的刺激,小朋友可以轻松识别。无论是出去玩,晚上睡前提醒、洗漱提醒,还是在家用电子产品的管理,闹钟都是有用的工具。如果小朋友要求加时间,可以再用一次三分钟或者五分钟的计时器。需要注意的是,加时间只能加一次,否则规范被打破,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另外的四个方法分别是培养“环境场”、留下“犯错任务”、有用的“小仪式”、和深呼吸带来的情绪训练,我们之后继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