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的自控力与社会发展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22日 阅读:1884

3-6岁的孩子已经开始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且在进入幼儿园之后社交范围更大,更多的与老师、同学的相处。

斯坦福大学有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给四岁的小朋友一块棉花糖然后离开,离开之前告诉孩子如果等到15分钟后实验人员回来再吃,就可以再奖励他一个新的棉花糖。多年以后的跟踪调查发现,那些自己忍着没吃掉糖果,得到奖励的孩子,生活得更加成功。

这个实验就涉及到了“自控力”,在四岁左右发展起来的能力。

对这个实验,有一个很大的误读,就是家长要对孩子的“自控力”进行训练,让孩子克制及时满足欲望的需求,以使得像实验中没吃棉花糖的孩子那样更加成功。

其实,自控力不是在“四岁看老”的,和萌芽时间、接受诱惑的大小、克制动机有关。有的孩子在三岁自控力就已经发展,而有的要到六岁。开始得早晚并不是关键,如果后期培养得好,完全可以实现逆袭。

孩子自控力的发展有自己的节奏,家长要做的是三个“不”:不干涉、不控制、不指责。刻意的训练会让孩子自怨自卑,或者形成不诚实的表演型人格。

培养自控力的关键是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让所谓的诱惑吸引力没有那么大,同时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律之后的好处,以提高自身的驱动力。在延时满足孩子需求的时候也要说明原因,比如“马上要吃饭了,现在吃零食你的肚子装不下饭怎么办?吃完饭再吃零食,就可以吃到更多好吃的啦!”耐心、信任、关爱,是自控力最好的培育土壤。


从三岁开始,孩子们已经认识到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之后对自己性别的认同越来越清晰。他们会更加积极的寻找自我,在提问、模仿和游戏中塑造自己的行为和认知。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要面子”,想要得到外部的肯定。
除了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还要发展孩子自己的朋友圈。与更多的孩子进行交往,互相学习,对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个性的塑造至关重要。家里的环境和外部环境大不相同,一天之中除掉睡眠的时间,孩子在外的时间更多,跟家长学到的东西不能完全应用到其他情境中。孩子们有自己的法则和世界,孩子之间的相互学习是在练习社会上的生存之道。
在规则意识方面,孩子们遵守的都是大人们制定的规则,在幼儿园要听老师的,在家里要听家长的,在公共场合要听工作人员的。听话的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遵守必要的规则会让孩子在大人们说了算的世界里“过关”,但是,大人给的束缚太多了,孩子们有自己的应对方式。
有一个现象叫“快乐的损人者”,就是明知道那样做是违反规则的,但是还要那样做,而且做了就觉得很快乐。在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不用过于要求孩子遵守规则。在把握基本规则的前提下进行适度放松,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利的,否则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