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坐月子经验有多少是错误的?
对于坐月子,中国的传统有很多说法,有很多的禁忌。很多老人都说一定要捂着,不能受一丁点的风,不能洗澡不能碰水。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质疑过这些老的“传统”。可是,任何事情都要讲求科学依据,NYC纽约国际早教中心觉得,以下的错误经验就不要再遵守了。
不能洗头、洗澡
老一辈普遍认为坐月子期间不能洗头洗澡,因为会落下月子病。但是现在的居家条件比以前改善了很多,一些旧时的禁忌也不再那么绝对。如果产妇一个月不洗头,可能造成头皮发炎,不洗澡会使阴部滋生细菌,更会造成会阴伤口感染。
为防止洗头洗澡时受凉感冒,洗完头最好赶快在房间内擦干、吹干,不可吹凉风。产后的前几日,因身体虚弱或伤口未愈合可做擦浴,当体力恢复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开始淋浴了。洗澡水温宜保持在35 ~ 37℃ , 即使是夏天也不可用较凉的水冲澡,以免恶露排出不畅,引起腹痛及日后月经不调、身痛等。每次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 ~ 10 分钟即可。
月子里不能受风
老一辈非常重视坐月子时不能吹风,因为产后气血虚弱、筋松弛,风寒湿邪易趁虚而入,容易引起感冒、风湿、关节酸痛、腹泻等疾病。但现在的条件已有很大改善,无论什么气候都能安然度过。定时的通风换气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产妇和新生儿都有益。只要避免对流风直接吹在产妇身上,就不会出现因为受风受凉造成的产后疾病。
越晚下床越好
不少人以为产妇体质虚弱,需要补养,便让其长期静卧,饭菜都端到床上吃。事实上这种做法弊多利少,这是因为产后较长时间不起床活动,容易使本来就处于高凝状态下的产妇产生下肢静脉血栓,同时,产后盆腔底部的肌肉组织缺乏锻炼,会托不住子宫、直肠和膀胱,容易引起子宫脱垂,直肠或膀胱膨出。产后及早下床活动不仅有利于下肢血液循环和恶露排出,也能使腹部肌肉得到锻炼,早日恢复原有的收缩力,从而保护子宫、直肠和膀胱等器官。一般来说,产后24 小时就可在床上靠着坐起来,第二天便可下床行走。
不能梳头
传统观点认为坐月子期间不能梳头,因为梳头会出现头痛、脱发,甚至留下“头痛根”,迁延不愈,所以主张产后1 个月内不梳头。
其实,梳头与坐月子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坐月子期间完全可以照常梳头。梳头不仅仅是美容的需要,还可刺激头皮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奋。另外,梳头还可防止脱发、头发早白,发丝断裂、分叉等。因此产后梳头有益而无害,不会带来麻烦和后遗症。
忌食蔬菜水果
不少老人认为蔬菜、水果水气大,太寒凉,产妇不能吃,其实蔬菜和水果若摄入不足,易导致大便秘结。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增进食欲,促进糖分、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使机体达到营养均衡。
因此,产后应该从可进食正常餐开始 ,每日吃半个水果,数日后逐渐增加至1 ~ 2 个。开始时蔬菜每餐进食50 克左右,逐渐增加至每餐200 克左右。
菜越淡越好,鸡蛋越多越好
过去很多人认为产妇在产后头几天不能吃盐,不然身体会浮肿,还认为鸡蛋吃得越多越好,会使产妇较快地恢复元气。
其实让产妇吃无盐饭菜只会使产妇食欲不佳,身体无力。研究证实,饭菜里放一些盐对产妇是有益处的,但是盐分不可过高。因为产妇在分娩后头几天里身体要出很多汗,分泌也很旺盛,体内容易缺水,盐分过高反而影响乳汁分泌。过去人们生活水平不高,觉得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的鸡蛋就是产妇最好的食物了,但鸡蛋吃得过多,身体不但吸收不了,还会影响肠道对其他食物的摄取。一般来说,产妇每天吃2 ~ 3 个鸡蛋就可以了。产妇应该均衡地摄取各类食物,鱼、瘦肉都是高蛋白食物,不但能加快身体恢复,还能促进乳汁分泌。
产后24 小时后开奶
一些地区有产后24 小时后才开始给新生儿喂奶的习惯,认为开奶早不好。事实却与此相反,即开奶越早越好。这是因为婴儿吸吮乳头可以促进乳腺分泌乳汁;又有利于子宫收缩,使子宫早日复归;同时,新生儿又能及早得到营养丰富的初乳,可谓“一举三得”。因此,在宝宝出生后的30 分钟内,当脐带一断,擦干净宝宝身上的血迹后,就应该马上让宝宝裸体趴在母亲胸前(背部要覆盖干毛巾以防受寒),然后在助产士的帮助下让宝宝吸吮母亲的乳头。这样的接触最好能持续30 分钟以上。
不能刷牙
传统观点认为,坐月子期间不能刷牙,否则会造成牙齿酸痛、松动,甚至脱落。其实,这种说法毫无科学道理。月子里不刷牙危害大。因为新妈妈在月子里每天要进食大量的高糖、高蛋白食物,这些食物大多比较细软,食物残渣容易进入齿缝积存在牙齿的周围,从而为牙菌斑的形成提供条件。如果不刷牙,这些食物的残渣在细菌的作用下就会发酵、产酸、侵蚀牙齿,导致牙齿脱钙,引起牙周炎、牙龈炎、龋齿等疾病。另外,长期不刷牙,还容易造成口臭、口腔溃疡等。因此,产后应该每天早、晚各刷1 次牙,每次进餐后都要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