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能陪陪我吗?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15日 阅读:3373
有人说
父亲的陪伴
是童年最好的礼物

有人说
父亲的陪伴
是自己难以触碰的温暖

你呢?

在NYC九周年来临之际
跟随Pongo的镜头
通过四组家庭

来一探究竟吧


爸爸,你能陪陪我吗?#NYC“爸道”宣言——今天我陪伴#点击视频观看!!!


隐形爸爸,丧偶式育儿现象越来越普遍,

千千万万的妈妈忍不住吐槽“老公是最没用的母婴用品”,

而孩子们则一声声地呼喊:“爸爸去哪儿了?”

“爸爸,你陪我玩一会儿好吗?”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对孩子认知的形成、安全感的建立、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都有重要的影响。

父子间的较量

知名主持人李小萌曾说:

父亲这个角色,是男人们代代相传,

命里注定的一个角色,

对于很多男人来讲,得到父亲的认可,

似乎是可望不可及的事。

儿子和父亲之间,也常常有着暗自的较量。

好的父亲,会通过陪伴、引导,和儿子达成和解;

也会培养起儿子有担当的气质,

超越自己,打败自己,

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父亲,会让男孩更像男孩。

想“嫁给“爸爸

儿童时期是性别角色形成的重要时期,

父亲是女孩接触的第一个异性。

父亲的宠爱和赞美,

会赋予女儿强烈的自我价值,

让女儿很享受自己的女性角色,

发自内心地自信和绽放光芒。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

父亲的言谈举止是不是直接决定了女儿未来的择偶标准?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我爸爸说,他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不是他有多成功的事业,

而是女儿想嫁给像爸爸一样的人。

被父亲宠爱长大的女孩,

见过“爱的模样”,在处理亲密关系时,

懂得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被爱。

对于女孩而言,最重要的是爸爸爱她,

并且让她知道爸爸爱她,

爱不是甜言蜜语,

也不是给你买个包包,

而是愿意放弃很多东西给你温暖。

那些缺少父爱的女孩子,

往往会在感情中寻求一种依赖,

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父爱”。

不敢让孩子长大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陪伴;

而父亲的内心,其实也离不开孩子这样一个依托。

怕你飞远去,怕你独立远去,

更怕你永远停留在这里的“纠结”心态,

在聊到孩子的18岁时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成为这样的人”的路上,

爸爸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具备了模仿的能力,

小时候模仿爸爸妈妈拿勺子吃东西,

模仿爸爸妈妈收拾屋子的样子来收拾自己的玩具,

模仿爸爸妈妈的言谈举止。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有着越来越多属于自己的个性与想法,

然而那些童年反复模仿过的场景,行为和习惯,

却始终刻在骨血里,

影响着他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

作为爸爸,只有多多陪伴孩子,

看着他点滴的进步与变化,

才能更好的用自己的行为,

引导孩子”模仿“着成为你想让他长成的样子。

因为现在的每一个爸爸,

曾经都是个孩子;
之所以成为现在的爸爸,

也是因为“爸爸的影响”。

在成为一个爸爸之后,

那些“影响”应该延续还是改变?

有趣的是,

幸福的爸爸会延续这种幸福,

而“不幸”的爸爸会产生巨大的改变。



被“强迫”的自己,选择给孩子“自由”



小萌娃泰山,有一个做健身博主的爸爸,

他们之间一起玩耍的时间要格外的多一点,

泰山对爸爸也是格外的依赖。

在中心玩耍的时候,

爸爸总是跟着小泰山,

陪他玩耍,陪他探索。

这是因为他的父母总是用“命令式”的口吻要求他,

他的童年有“被强迫”和“被压抑”的记忆,

这让他感觉很不舒服;

所以当他成为一名爸爸之后,

他会时时用自己儿时的记忆来提醒自己,

给泰山多一些空间,

少一些要求。


跟着“榜样”成长的宝贝



对于俊凯爸爸来说,

他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励志的人,

所以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

在平时的生活里,

他也像自己的父亲一样,

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

对于俊凯的陪伴会相对少一点。

“犯了错就挨打”的宝贝




“犯了错就打”曾经是熙然爸爸的带娃之道,

这是因为在他小时候,爸爸教育他的方式就是不听话就打;

在他有了女儿之后,他也延续了爸爸的教养方式。

直到老师告诉他,熙然在幼儿园会打别的小朋友,

他才认识到自己的教养方式可能出了问题。

于是他改变自己,

用更温柔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孩子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我有“别人家的爸爸“



迪迪爸爸是我们在生活中最羡慕的“别人家的爸爸”,

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

陪伴孩子一起玩一起笑。

相对孤独的童年让迪迪爸爸的心中总有缺憾,

为了让迪迪的童年没有遗憾,

他总是倾尽所有的满足孩子的要求。



对自己的童年或者现在的生活感到满意的爸爸,

选择了延续,因为他们坚信这样的方式,

会给自己的宝贝带来同样幸福的记忆。

对过去或现在不那么满意的爸爸,

不管是遗憾,是难过,是不甘,

亦或是其他的想法,

让他做出了改变的决定。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童年时,如果父母能够给予足够的照顾和情感的交流,

孩子就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发展出能适应环境的品格,

成年后即便遇到挫折,

也能从温暖的童年中汲取力量。

但是,千万别让这份力量只来自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