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C乌鲁木齐早教中心:【马云演讲】将更多的教育资源投放到孩子的早期教育上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30日 阅读:1704

       近日,2018年XIN公益大会上,马云结合自身经历发表演讲,提出教育资源更应该往早期教育倾斜,提倡培养孩子的创意,创造性等品质与才能。

马云演讲节选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教育,我自己觉得教育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技术革命的到来,使得我们都在担心机器人,都在担心未来的科技会把很多就业人(替代),人越来越可怕,现在越想越糊涂了。大家认为未来机器会控制人,各种担忧,各种恐慌,各种焦虑都出来了,其实大可不必。人类永远会越来越厉害,机器是不可能取代人类。我一直讲,机器只有芯片,人类是有真正的心,这个心是智慧的源泉所在,人类在不断地改变。

但有一点是可能的,我们近百年来的教育方法是为工业时代准备的。到了数据时代、信息时代,什么是我们要教的东西。过去一百年,我们学会用知识和科技如何适应工业时代,适应的人越来越成功。但是进入信息数据时代的时候,应该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我们的孩子。我有时候在想,我们这些人落后了,失败了,没工作了,我们还能熬一熬。如果未来孩子失去了把握未来的机遇,那真的麻烦大了。

什么是未来的教育?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教育孩子?其实我觉得我们大家都是家长,最头痛的是回家以后看到孩子天天在忙着教育,天天忙着补课,家庭作业多得要命。但是没办法,就得把孩子往那儿送,就必须得补课。什么是未来的教育,今天我们不能把孩子变成高考考试的机器,未来的孩子要学的是创意,创造性、建设性,是对艺术的领悟,所学的东西还真不一样。因为今天最怕所学的所有东西,机器都做得比你好,孩子会越来越沮丧,而且他越辛苦越搞不过人家。

我那一年就笑话那些下围棋的,Alpha Go,那些棋手组织起来和机器人搞。第一天就想到不要和机器人下围棋,肯定下不过它。它记性好,算法比你快,而且没有脾气。棋手脾气大了,一大就乱出棋。围棋是设计给人玩的,不是人和机器玩的。从汽车第一天设计时,你就知道你是跑不过汽车的。有吊车出现这一刻,你就知道你的力气一定没有吊车大,所以人要和机器去比谁下围棋快,那是自取其辱,没机会。现在大家理解了,也慢慢放弃了。

什么东西是你永远可以取胜的,这是未来教育要认真去研究,去思考的。我今天早上讲我们要有爱商,因为只要有爱商的人,人们才会越来越向他靠拢,很多资源会向他靠拢。其实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全世界教育碰到的问题,不是中国碰到的问题,是全世界的教育都碰到的问题。

我觉得一个国家最大的资源是什么,我认为中国最大的资源不是煤矿、石油,中国最大的资源是每年两千万新生儿童的脑袋,14亿人的脑矿是真正的金矿。每年中国大概诞生两千万左右的儿童,全世界可能加起来就一两亿儿童,中国至少占了10%不到的数字。这些脑子,我们怎么把它开发好,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让他们的智商,让他们的情商,让他们的爱商,让他们所受的教育和未来不一样,这是我们今天所面临最大的挑战和最大的机遇所在。

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脑袋里有的东西——知识,是谁都剥夺不了的。钱,会破产,会被人骗,会瞎投资没了。但是这些孩子脑袋里的知识,他学到的东西是没有人可以从他们身上剥夺过去的,他们终身受益。父母给孩子的,我自己这么觉得,良好的身体,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还需要有良好的教育。中国以前的教育,我认为很好,但现在出现大量资源放到大学、研究院和博士,我认为这是不靠谱的。我认为应该把教学资源放在早期教育、小学、初中、高中。等你放到大学、研究生已经太晚了,木头已经成型了,很难搞。

我自己觉得,我们在早期教育、小学教育上应该倾注大量心血。一个人爱不爱读书,其实是在儿童时期,幼年时期把良好的读书习惯养成了。一个人前面不想读书,基本上怎么搞也搞不好了。包括我们的教育,是应该把资源投入哪里呢?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文明程度,不在于大城市、精英阶层,而在于大多数普普通通的孩子,他们在学前阶段,幼年阶段所受的教育资源是否足够,这是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准。

我们今天如何让未来两千万儿童各个不同,做最好的自己。我有时候想想,有些人读书就是有天赋,你怎么读也读不过他,他就是上辈子读书带来的,你真生气,没用。有些人呢,读书读不好没关系,他体育好、唱歌好,总有东西很好的,让他在这个地方成长起来,做最好的自己。

现在我们的教育整个世界都一样,中国尤其严重,不管是楠木也好、杉木也好,全部锯成木板。每个人都不一样,怎么把每个人的天赋发挥起来,每个人受到尊重,每个人有自己的成长,这是教育应该要有专注的东西。老师累,不是累在一天备多少节课,而是一个班40个学生,你要明白40个学生的强项和弱项,根据他们的特点教育。我们在试验的云谷小学,为什么一定每个人都得有回家作业,我就不相信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待了6个小时还没有学完,回家做3个小时会学完了。每个学生的回家作业应该是不一样的,有些语文好,有些数学好,就是应该不一样。回家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多做运动,多搞艺术。

中国家长有一个问题,认为运动不就妨碍读书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运动会促进读书,读书好的人,要真正运动好的才牛。我三天前在印尼和奥委会主席巴赫一起坐着聊。其中他讲到科学证明,人只要运动,大脑里就有氧气,氧就多。氧多的人记忆力好,能够专注,能够记的东西长一点。反正我没有试过,但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其实运动和读书是不矛盾,合在一起才是真正我们要的人,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你去哈佛北大,看看国外这些名牌大学里面读书好的都是中国人,特能考试又怎么样呢,毕业之后又怎么样呢。你如果不懂得跟人合作,没有大爱,没有责任,没有担当,不敢出来说no,这种人是不会受人欢迎的。教育不是把孩子送给学校,而是学校、家庭、社会的责任都应该合在一起。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确实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根据敏感期和大脑发育理论,人类对各种信息和各项能力发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出现在生命的最初几年,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独特和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孩子发展的机会之窗,就是孩子获得智慧的最佳时机。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在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把教学资源放在早期教育,放在小学最重要的意义。